查看原文
其他

产出导向法: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iResearch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6-25

第109期“我来读文献”活动第一阶段线上论坛于2023年5月18日19:00举行。本期活动关注《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一书。


一不小心错过活动?想了解更多内容?小编将为您倾情分享本次线上论坛的干货,欢迎阅读学习!



《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

(点击图片,查看图书详情)


领读专家

张文娟,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外语教育。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市级科技等项目,主持第八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参与文秋芳教授指导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实验,并在《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和《外语教育研究前沿》等刊发表“产出导向法”教学成果论文多篇。


思考题

1. 产出导向法如何看待外语教学中“学”与“用”的关系?其理论体系中的哪些理念、假设和流程体现了其学用观?

张老师:据我观察和切身体验,外语教学中的学用分离现象比较普遍。产出导向法中“学用一体”理念、“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都体现了其学用观。产出导向法提倡学一点、用一点,学用无缝链接,用以促学,学以致用。当学生尝试产出时,就会发现缺口,提升对输入材料的关注和加工深度(输出驱动);当教师作为支架设计学用结合的活动来促成时,学生产出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也就更好(输入促成)。其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是学用一体理念的落地。


我用几张图示来分解POA教学流程的学用关系,大家可以参考:




2. 在探究学用关系时,笔者分析了外语教学中的三对核心概念,其中包括师生角色。应该如何看待外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产出导向法中有着怎样的师生角色观?

张老师: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李媛老师的答案非常精辟,在此想分享给大家:





产出导向法汲取了社会文化理论“支架”“中介”“他人调节”等成果概念,注重教学中教师引领作用。产出导向法认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原则,认为教师作为具有更完备的经验和知识结构的引领者,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有教师系统调节、有学生学习愿望的课堂会呈现出更佳的学习效果。


3. 什么是主动型行动研究?为什么本研究要采用主动型行动研究的路径?其研究过程(路径)与应对型行动研究有何区别?

张老师:传统的行动研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做出反应,因此被Schmuch(2006,2008)称为应对型行动研究(responsive/reactive action research)。除了被动的应对型外,行动研究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即主动型行动研究(proactive action research)。与应对型行动研究以问题作为起点不同,主动型行动研究是基于对他人经验和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其起点是新方法(或新手段、新技巧等),是实践者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新方法后,对新方法进行论证,预测新方法有望改变现状、带来积极影响的前提下,尝试设计和使用新方法,并收集数据、评估效果。


应对型行动研究和主动型行动研究的起点不同,反映出由此引起实践者应对变革的两种不同的反应:前者是在问题凸显时被动变革,后者则在实践中学习和借鉴新的方法,积极付诸行动,主动谋求变革。


本研究在预测POA能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了主动型行动研究,谋求变革,希望提升教学效果。


4. 一线教师应如何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了哪些指标来评估教学效果?

张老师: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学习不是外界刺激的单向作用产物,而是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如认知能力、学习情感等)与环境因素(如教学示范、反馈、资源、氛围等)以及行为因素(如学习策略、动机性行为等)三方交互作用的结果(Schunk 1999)。因此,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既可以通过语言测试、学生产品等直观的学习成果来判断,也可以通过观察影响教学效果的内部因素(学习者因素,如情感、态度、动机、策略等)和外部因素(影响学习效果的学习环境)的变化来推论。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学习成果(产出)、学生获得感、学生投入度作为观察教学效果的指标。一线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行动、要解决的问题来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



读者提问

1. 根据您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是否能做到用POA设计整个学期的课程?这样是否会对学生和教师本身造成太大压力?如果可行,教师至少要提前多久备课才能胜任?

张老师:设计整个学期的POA确实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POA的产出活动设计、促成活动设计、产品评价都需要反复打磨,没有课组教师一起来完成的话,新手教师不可能在整个学期实施。按照我们的经验,教案设计好后,至少需要在课堂实践三次,反复尝试打磨后,才可能出一个理想的课例(比如一个单元)。


建议新手教师不要在整个学期尝试,不仅压力大,从教学伦理和研究伦理上说,教学设计不成熟,教学效果不理想,对学生也不公平。


2. 根据每个单元内容特色设计教学目标和重点会不会造成每一单元目标之间没有逻辑关系,会不会不成系统?

张老师:确实会存在这个问题。所以POA要解决系统性问题,最好有与之契合的教材和评价体系,使每个单元的活动设计像滚雪球一样,向课程目标迈进,单元之间互补、递进,形成一个连续体,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这是POA能发挥其优势的最佳状态。在现实情境下,建议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中穿插使用POA,让POA“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学用一体”的理念内化于心,在教学设计时,时时不忘学一点、用一点,用以促学,学以致用。


3. 图书第26页提到,张老师为确保行动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做出了多方的努力,其中提到了教学互助团队与研究团队,也得到了学界同行的帮助,那么如果自己想根据当前的课程开展行动研究,而身边只有少数的同事了解POA,仅能形成教学互助团队,如何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呢?

张老师:团队很重要。我当时是初次使用POA,没有教学案例可以参考,教学团队和研究团队非常重要。现在有了论文和专著的指引,有一些教学案例可以参考,要相对容易些。保障研究的可信度(trustworthy),首先要确保POA的落地,有团队助力会更容易一些;其次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尽量使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科学、可靠,如果有研究团队的敦促,也会容易一些。教师要利用一些机会,从教学的“井底”走出来,寻找伙伴和“共同体”,能与同行对话、与学界对话。这是挑战,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发展的契机。


4. 教学中用电影台词当作促成材料,学生是否有可能完全复刻电影中的表演(背诵台词,表演趋同)?是否同质化产出也算学会了?如何平衡同质化产出与创造性产出?

张老师:如果学生能在表演时“复刻”电影台词,也是一种学习。不过,要让学生从控制性使用到灵活使用,还依赖教师的活动设计,比如变换交际场景或者说话人的角色。比如电影中是男主辩护,我们可以设计让另一个律师帮他辩护,身份不同,说出的话会不同,但一些语言形式还是可以用。


除了变换场景四要素,如交际场景、人物身份来鼓励灵活使用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来平衡,水平低的学生,我们对同质化产出的容忍度高一些,水平高的学生,对创造性产出要求高一些。我的这本书的第三个教案提到了不同难度任务的设计。


5. 关于“行动研究”的“归属”问题我目前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个行动研究是属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式?若是在学位论文的写作中,在“研究方法”一章节中,是直接写上“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还是把行动研究作为和调查法、访谈法等并列的研究方法呢?

张老师:行动研究是一种范式,也是一种方法。量化研究是实证主义范式;质性研究是解释主义范式;而行动研究的研究者要干预、要实践、要反思,行动者把自己作为研究工具,这是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所没有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范式,是研究中的第三条路径。但行动研究有自己的研究路径、步骤,通过行动、观察、反思和再行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明确的方法路径,所以也是一种研究方法。行动效果的观察,需要采用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达到可信度。数据收集和分析时,可以采用量化手段分析学生成绩,也可以采用访谈、问卷等质性手段,了解学生的获得感和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6. 有关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是否对一些其他外部变量有要求呢,比如同一课型、同一教材、相似的班级规模等?

张老师:这涉及两类行动研究。应对型行动研究,就是在自己的教学场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就分析问题,付诸行动来解决问题,因此行动场所是固定的。我的课堂出了问题,不能去别的课堂解决。


但是主动型行动研究是在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新思路,决定实践这一方法和思路,在一个班尝试后,总结出一些解决路径,在另一个班再尝试。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场域就变换了。但是这个场域不能有太大的区别,比如在大学课堂和在中小学课堂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


场域最好能做到同质化,但也不是像实验研究那样,要在实验室严格控制变量。行动研究是在自然场域中的研究。


7. 第四章中使用了带提纲的反思日志和开放式问卷来收集数据,请问两种方法有何区别和联系?感觉如果日志提纲和问卷问题差不多的话,是不是就变成了一种方法?

张老师:是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我的案例里,带提纲的反思日志在每次课后都做,占用学生时间较长,所以只请了几个熟悉的学生来做。开放式问卷是单元教学完毕后,请所有学生回顾、反思,再填写,收集的样本多一些。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一些提示,让学生自我汇报“获得感”及对教学的评价,本质上是一样的。包括访谈,也是一种self-report,但这个班的学生我不是特别熟悉,加上有师生身份的顾忌,没有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手段来收集数据。


自由问答

1. 书中提到语言教学认识论从客观主义转向建构主义,是“以语言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外语教学的哲学根源。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是两种理念相反的教学法吗?

张老师: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不是教学法,实际上,我们每个教学法的背后,都有它的哲学认识论的基础,包括我们如何看待语言,以及如何看待语言学习这件事儿。那么客观主义呢,它认为语言这个东西它就是在那儿,就像树上的桃子一样在那儿,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去把这些桃子呈现给学生,学生就摘到这些桃了。采用这种教学法,那么老师的输入就会更多一些。但是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支架,让学生自己爬梯子,然后去摘到自己的桃。所以它们是对语言和语言教学观的两种不同的理解。


2. 刚才张老师说产出导向法不适用于泛读和泛听课,既然不适合为什么不是选用口语课,而是听说课呢?

张老师: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就是为什么不用口语课,而是用听说课,因为我们这边没有口语课,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另外就是,实际上在这门课上,不仅是让学生去产出去说,它实际上需要有听的东西去服务于产出,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做听的一些内容,学生的关注度可能就会高一些,因为他说的时候有缺口。因此他在听的时候,他要获取信息,获取相应的语言形式,所以在听的时候他会更加专注,这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觉得在听说课堂上去用是完全可以的。


相关阅读

第109期我来读文献 | 《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领读专家:张文娟副教授)

新书速递|《产出导向法理论应用的行动研究》(产出导向法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